- A+
从拥挤的站台到漫漫的暗道,呼啸而行的列车穿行在城市的地下空间,东倚西靠的玩着手机的乘客一个个表情木然,仿佛全世界都与己无关。
车窗外的风景渐渐明亮,又一个站台的轮廓逐渐明晰起来,灯箱打的广告牌也依次飘过眼帘。多半是房地产、家电等等。但是,有那么一则广告忽而在不经意间让我眼前闪亮——旅行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美景,还能发现另一个自己。我默默地看着这则广告牌醒目地亮过,又渐渐地被列车碾压在身后,成为默默的咀嚼。人生就是一个旅行的过程
这是夏初,6月。我在另一个遥远的北国的城市的地铁上看到的,透过车窗,它漫不经心地路过我,路过更多的乘客。或许,它也就是那么一则“鸡汤语”,但我,却依然在三个多月后的秋日依然能回想起那时的情景,那时的,心灵轻轻的一颤。
有一句话说:人,无论灵魂与身体,必得有一个在路上。
是的,我们灵魂的旅行,可能是在一张张书页翻飞中,一曲曲乐音沉浸中,一次次自己践行的怡情养性中,我们身体的旅行,可能是在一次次欣赏美景的途中,而在这个途中,我们也许会邂逅一个全新的自己。
在途中邂逅一个全新的自我会感到惊喜
曾记得第一次江南之行,莺飞草长的季节,淅淅沥沥的春雨一路滋润着年轻的情怀。放下背包,我便汇入到一个临时组建的队伍中。他们都比我年长,领队自然颇有些“老江湖”的做派,于是,培训班成了我们在开幕式上的一晃而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路上。
在苏杭天堂一般的景致中,在江南小桥流水的烟雨中,在一座座乌篷船摇出的吴侬软语中。在惠山的二泉旁,我曾经被现场演奏的“二泉映月”感动到声泪俱下,忍不住抽泣,是因为那弦上的命运之叹,还是弦外的颠沛流离,抑或还是因为一份艺术的出神入化?那一个自己是青涩的心灵里一抹震撼,是走出太行山看世界的迷茫,是对未知的人与事的切切感受。
几年后,我在北京,依然是培训的幌子。我走在首都的大街小巷,感受燕山脚下的巍峨,感受帝都的博大宏伟。在去往大观园的路上,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新疆朋友结伴而行,一同游览。我甚至还慷慨地给他拍了一些照片。回到小城,我按照他留给我的地址用挂号信寄了出去,那位陌生朋友很感动的回信,说他一直不相信我居然会真的寄照片过去...我想,那一个自己是心底无私的坦荡者,没有那么多防范,没有那么多芥蒂,会天真并真诚地相信别人。
远方,也不只是美好的风景,还有许多生活的原色
如今,那一个自己我还能寻得回来吗?我会教育我的女儿如此坦率,如此不谙世事吗?凶险的社会给了我越来越多的惧怕,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只能说,那一段途中的自己也只能是20几年前定格的美好了。
后来,我的旅途中有了女儿小小的身影相随。我们在黄龙的山路上行走,那一个自己是疲惫,是高原反应的肺腑难忍,是被10岁女儿承担“照顾”的弱者;我们在桂林山水间穿梭,那一个自己是傻傻且心无挂碍的“胖姐”,在北海附近的小渔村,我们手提鱼篓,持小钎挖小鱼,听涛声,我们躲避台风雨在渔民潮湿的屋檐下,破旧的腐木,硌的脚疼的沙粒,贫寒的家,那一个自己洞测着海边人家的生活,被残酷的现实驱赶走对渔家生活的向往。
从此,我不愿意去什么越南缅甸旅游,因为,另一个自己用双眸告诉我,所谓诗和远方,诗总是美好的,而远方却不尽如人意。
我们在鼓浪屿听海浪,攀上日光岩眺望着海的那一方。海雾隔断了视线,心里却还萦绕着那一首《鼓浪屿之波》。在厦门大学的桉树下,我给女儿默诵着《致橡树》,我们在情人谷放纵地奔跑,在长长的隧道内听回音。那一个自己是在中山路连吃三份竹笋冻也不嫌多的“吃货”,是手持浪漫书卷踯躅在美丽校园的“文青”,是和女儿一起成长的一起拥抱青春的女子。
还有,我们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在浑河旁,沈水湾,在林海雪原般的松林里,踏单车,坐摩天轮,在缆车上呐喊,触手可及那累累的松果。那一个自己是无忧无虑的,在花海里采蜜,在密林间起舞,那份对自由的向往,那份天马行空的驰骋让我陌生了那个中日厮守在办公室的刻板呆滞的自己。
还有,我和朋友姐妹们“追戏”的途中,苏州、北京、天津、西安,不改30年的执著,不惧岁月的流转,那一个自己,是重回十八岁的动情,是站在舞台前大声叫着偶像的名字,迟迟不肯离去的“迷妹”。
......是的,那些旅途中的自己或是激情飞扬,或是浪漫满怀,或是童心澎湃,或是手舞足蹈,或是兴意遄飞,甚至丁点的神经质,回想起来,竟是元气满满,可爱无比。那是另一个自己,在心底潜藏已久,在旅途彰显本性,那一个自己,青春着,美丽着,不问俗事,闲云野鹤一般。
我们在密密仄仄的行人中,不得已学会了许多妥协,学会了戴着面具生活,情非得已,事非所愿,我们已经忘了去找寻另一个自己,或许,在旅行的途中,能够让我们放下尘埃中的恩怨,邂逅另一个阳光明媚的自己,坦荡、率性、自由、活泼。
看了那则广告,我开始慢慢的琢磨,回想一次次旅途中的自己。那些个自己让我在前行的路上放松、加油,再鼓满风帆航行,那些个自己让我不忘初心,不改赤城,执著而坚定地做着自己,那些个自己让我懂得,人最幸福的不是拥有一切,而是可以从容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杨绛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在旅行后别忘了读书。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都是勉励我们做更好的自己。